社会融资规模创新高、M2增速放缓、M2增速上升……上半年金融数据反映出资金流向的哪些变化?又折射出实体经济运行的哪些状况?
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表示,M2增速在今年1月份达到14%的高点后呈下降趋势,反映出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不会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追求经济增速。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尽管M2增速不是很高,但实际上增量已经不小了。“目前我国M2余额已接近150万亿元,超过GDP的一倍,在全世界都是较高水平。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01万亿元,这也可以看出,M2增速适度,市场流动性充裕。”
与货币供应量相反,社会融资规模从金融机构资产方和金融市场发行方进行统计,反映的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618亿元。
在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的情况下,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2.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24%,比去年同期高8.8个百分点。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长持续下降。截至6月末,产能过剩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5%,已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其中,钢铁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6.7%,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8.6%。
房地产贷款的结构变化反映了去库存的趋势。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反映房地产潜在供给下降。与此同时,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9%,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13.3个百分点,反映了购房需求在回升。
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6月末小微企业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分别高4.6个和8.2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额占企业贷款增量的36.3%。
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高4.3个百分点;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增长17.7%。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今年6月末,M1、M2同比增速分别为24.6%和11.8%,两者的增速差出现扩大趋势。这反映了什么情况?
招商证券分析师闫玲认为,M1“滞留”在企业账面是经济主体对经济前景不够乐观,投资动力不足的明证。
对于M2增速放缓,盛松成表示,除了M2余额已较大的原因外,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导致企业保证金存款减少较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承兑汇票净下降5270亿元,同比多降1.42万亿元,导致上半年企业保证金存款净减少1429亿元。企业保证金存款减少导致M2相应减少。
业内人士认为,下一步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在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宏观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环境。